三国之北地枭雄
字体:16+-

三国天团组合

东吴十二虎臣是三国时孙吴方面十二位将领的合称,这十二人以英勇骁战、功勋卓著而为人称道,分别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三国志》把此十二人合为一卷作传(卷五五·吴书十·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称为“江表之虎臣”,故名。

程普

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东)人。东汉末年东吴的武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他曾跟随孙坚讨伐过黄巾、董卓,又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死后,他与张昭等人共同辅佐孙权,并讨伐江东境内的山贼,功勋卓著。程普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被人们尊称为“程公”。

黄盖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永州)人。汉末三国时期江东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时,黄盖前往曹营诈降,并趁机以火攻大破曹操的军队,是赤壁之战主要功臣之一;他也因为此事迹而被后人广为传颂,小说《三国演义》在刻画黄盖这一人物时描写了“苦肉计”的故事。

韩当

韩当(?-227),字义公,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韩当因为长于弓箭、骑术并且膂力过人而被孙坚赏识,追随他四处征伐周旋,数次冒险犯难,攻陷敌人、擒拿俘虏。对江东基业的逐渐稳固和吴国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

蒋钦

蒋钦(?-220)字公奕,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三国时期吴国武将。

官职:右护军荡寇将军西部都尉讨越中郎将

早年随孙策东征,拜别部司马,授兵,平定丹阳、吴郡、会稽三郡,又从定豫章。

调授葛阳尉,历三县长,讨平盗贼,迁西部都尉。会稽冶贼吕合、秦狼等为乱,钦将兵讨击,遂禽合、狼,五县平定,徙讨越中郎将,以经拘、昭阳为奉邑。贺齐讨黟贼,钦督万兵,与齐并力,黟贼平定。从征合肥,魏将张辽袭权於津北,钦力战有功,迁荡寇将军,领濡须督。后召还都,拜(津)右护军,典领辞讼。

(公元219年),孙权讨伐关羽,蒋钦率领水军入沔水。回军途中病逝。

周泰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今安徽凤台)人。

周泰早年与蒋钦随孙策左右,立过数次战功。孙策占领会稽后,任周泰为别部司马,授兵权。

孙权喜爱周泰,向孙策要求将周泰归到自己麾下。孙策讨伐六县山贼时,周泰胆气绝伦,保卫孙权,勇战退敌,身受十二处伤,很久才康复。战后周泰受到孙策嘉奖,升任春古县令,后屡次出战,又被授宜春县令。

周泰在讨伐黄祖一战有功。后与周瑜、程普拒曹操军于赤壁,攻曹仁于南郡。曹操出濡须,周泰勇战击退曹操。于是留督濡须,拜平虏将军。时朱然、徐盛等为周泰部下,心中不服。孙权特会诸将,行酒到周泰座位,命周泰解衣,孙权手自指其伤疤,问起受伤缘由,周泰一一回忆作答;孙权遣使者授周泰御盖,于是诸将心服。

后孙权破关羽,意欲伐蜀,拜周泰汉中太守、奋威将军,封陵阳侯。

黄武年间,周泰病亡。

陈武

陈武(176—215)字子烈,庐江松滋(今安徽宿松)人。东汉末年孙策部下武将。

官职:偏将军

陈武,字子烈,庐江松滋人,公元176年,出生于今宿松县陈汉沟。汉献帝兴平元年,陈武被孙策拜为别部司马。建安四年,陈武组建新军。公元前208年赤壁大战中,陈武为第四队领兵军官,军功卓著,进位偏将军。建安二十年八月,陈武从孙权击合肥,为救孙权,奋命战死,时年四十岁。武有两子,长子陈修,封都亭侯;次子陈表,封都乡侯。父子三人的业绩,均载入《三国志》,饶有名将家风。

董袭

董袭(?-215)字元代,会稽馀姚(今浙江余姚)人。东汉末年江东孙氏部将。

官职:偏将军

身长八尺,面方口阔,孙策征战江东时,董袭献上严白虎的人头来降孙策。赤壁之战,董袭受周瑜命,分兵去汉阳,合肥会战接应太史慈,逍遥津支援孙权。濡须口,董袭在船上督战,船覆董袭坚守殉职。

甘宁

少年有力,读诸子,18岁左右任过蜀郡丞。建安九年(204年)率八百健儿依刘表,因居南阳,不见进用。建安十年(205年)转托黄祖,黄祖又以凡人畜之。期间曾射杀凌统之父凌操,因此与凌统有杀父之仇。建安十三年(208年)归吴见用于孙权,大有作为。破黄祖据楚关,攻曹仁取夷陵,镇益阳拒关羽,守西陵获朱光,百骑袭曹营,孙权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可敌矣。”智勇双全,战功显赫。仗义疏财。深得士卒拥戴,吴主赏识,被孙权封为西陵太守,折冲(常胜)将军。

甘宁有子甘瓌,但是后来因犯罪被罚迁徙到会稽,不久就死了。东晋初期荆州牧镇南大将军甘卓是甘宁后代。,被孙权封为西陵太守,折冲(常胜)将军。

凌统

凌统从孙权往合肥,为军中右部督。时全军出阵,前部已发,魏将张辽等却忽在逍遥津北出现,孙权遭围;凌统便率领亲近三百骑扞护孙权突走。凌统复还奋战,左右战士尽死,自身亦被创,仍死斗不懈,待孙权无事方还。不久两军又再接战,凌统先后与魏将张辽、乐进单挑,不分胜负;却被曹休放冷箭射倒坐骑,几为乐进所杀,幸得甘宁相救。二人遂化解怨仇,结生死之交。后来到山越招募兵员时病死。

徐盛

徐盛,字文向,琅邪莒县(今山东莒县)人。三国时期吴将。徐盛最初因讨伐山贼有功而被加为中郎将,后于濡须口之战中表现出色,得到孙权的赞赏。魏文帝曹丕伐吴时,徐盛以疑城之计退去魏军。

潘璋

潘璋(?-234),字文珪,东郡发干(今山东冠县东)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吕蒙偷袭荆州后,关羽自麦城逃走,潘璋与朱然一同率部拦截关羽,他部下的司马马忠生擒关羽及其子关平等人。

丁奉

丁奉(?-271)字承渊,庐江安丰(今安徽霍邱)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年少时以骁勇为小将,经常奋勇杀敌,屡立功勋,此后又于公元252年的东兴之战中“雪中奋短兵”,大破侵犯东吴的魏军。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丁奉设计除掉了东吴的权臣孙綝,被加封为大将军。

1.蜀汉五虎上S将

成员: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简介:演义五虎上S将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了,无论是义薄云天的关羽,还是勇猛急躁的张飞,文武两全的赵云等等早已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五人皆是独当一面的英雄人物。

2.五子良将

成员: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

简介:陈寿《三国志》评道:“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此五人非曹操本族,却为曹魏立下汗马功劳,确乃良将。

3.八健将

成员:张辽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

简介:吕布麾下八员将领,其中名气最大的还数张辽,其余人或被曹操所杀,或投降曹操。

4.八虎骑

成员:曹仁曹洪曹纯夏侯惇夏侯渊曹真曹休夏侯尚

简介:曹操手下的八个本族将领,曹仁、夏侯惇、夏侯渊在演义中都是大家耳熟能详赫赫有名的将领,其余人也是曹魏的中流砥柱,无愧虎骑。

5.旗本八骑

成员: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

简介:西凉军阀韩遂手下的八员大将,此八人曾联合马超等一起反抗曹操,而后或投降曹操或被马超所杀。

6.河北四庭柱

成员:颜良文丑张郃高览

简介:民间艺术中称袁绍帐下的四员大将为河北四庭柱,他们是河北最勇猛的四位勇将。颜良文丑官渡大战前被关羽所杀,张郃后追随曹操立下不朽功勋,高览后被赵云所杀。

7.泰山四寇

成员:孙观吴敦尹礼昌豨

简介:黄巾兵失败后,泰山群贼并起,号为泰山四寇,此四人与臧霸关系密切,追随过陶谦、吕布,后投降曹操。

8.西川四将

成员:张任刘璝泠苞邓贤

简介:西川刘璋军手下的四员将领,该说法来源于三国演义中。张任落凤坡射杀庞统,后被蜀军抓获斩杀,其余三将也都死于刘备取西川之时。

9.蜀汉三老将

成员:黄忠严颜廖化

简介:刘备取西川时张飞义释严颜,后来成为黄忠的副将,跟随其出战,屡立功劳。廖化初为关羽主簿,关羽战败后,曾诈降东吴,后诈死,带着母亲回到蜀国。在蜀汉后期是员重要将领。

10.东吴四英将

成员:周瑜鲁肃吕蒙陆逊

简介:此四人都是三国里赫赫有名帅才,都担任过东吴的都督,掌握着东吴的军事大权,也都创造过属于自己的辉煌。(下接第二页)

11.竹林七贤

成员: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简介:魏末的七位名士,成名年代较“建安七子”晚一些。七人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态度不同于建安七子,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他们的思想财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12.建安七子

成员: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简介: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13.三曹

成员:曹操曹丕曹植

简介:曹操作为三国时期最为耀眼的人物之一,不但在军事上政治上有着极大的成就,他在文学上也有惊人的造诣,堪称一代全才。他与两个儿子对当时文坛有着极大的影响,从而被称为“三曹”。曹操的《观沧海》《短歌行》曹丕的《燕歌行》《与吴质书》曹植的《洛神赋》《与杨祖徳书》等等都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名作。

14.东吴五君

成员:诸葛瑾顾天逸步骘严畯张承

简介:江东孙吴政权的五位谋臣,他们的才得深得吴主的器中和百姓的好评。

15.蜀汉四相

成员:诸葛亮蒋琬董允费祎

简介:“诸葛大名垂宇宙”,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就是智慧与忠义的化身,被誉为“千古良相”的典范。诸葛亮死后,后三人相继执掌蜀汉大权,殚精竭虑,历来为人所称道。

16.曹魏三公

成员:王朗锺繇华歆

简介:曹魏的三位司徒大人,王朗被诸葛亮阵前骂死,锺繇是锺会之父,三国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政治家。曹丕评:“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

17.东吴四友

成员: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

简介:此四人分别在文学,军事,政治上分别拥有不小的成就,所以时人称其为东吴四友。诸葛恪从小就以才思敏捷、善于应对著称,后来他执掌东吴大权,专横独断,被吴主设计杀死。

18.曹魏四友

成员: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

简介:四人皆为曹魏重臣,而曹魏后期司马懿更是独揽大权,三国天下皆归于司马氏,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对垒向来为人所津津乐道。

19.马氏五常

成员:马玄马康马津马良马谡

简介:兄弟五人,人称“马氏五常。五人中属马良马谡名气最大。马良眉中有白毛,时人语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而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则让人感到万分叹息。

20.曹魏双璧

成员:邓艾钟会

简介:曹魏后期的两位独当一面的帅才。邓艾更是有灭蜀的盖世功勋,但因此他也遭到钟会的嫉恨,从而反目,此二人与蜀汉大将姜维之间的缠斗纠葛是三国后期一组重要的旋律。(下接第三页)

21.江东双璧

成员:孙策周瑜

简介:孙策英勇无双,人称“江东小霸王”,征南闯北,为江东的基业耗尽毕生心血。“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更是无数三国迷心中的完美男人。

22.蜀汉三杰

成员:诸葛亮关羽张飞

简介:三国演义中几位主角,蜀汉势力的擎天巨柱,三人追随刘备,出生入死,用他们的智慧与勇气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颂歌。

23.十常侍

成员: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

简介:汉灵帝时的宦官集团,人称“十常侍”,其首领是张让和赵忠。他们玩弄小皇帝于股掌之中,以至灵帝称“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十常侍自己横征暴敛,卖官鬻爵,他们的父兄子弟遍布天下,横行乡里,祸害百姓,无官敢管。

24.江东二乔

成员:大乔小乔

简介:江东的两位美女,分别是孙策周瑜的妻子。英雄配美人,本是一段佳话传奇,可惜孙策和周瑜都是英年早逝,令人不胜惋惜。

25.曹魏三征

成员:王昶、胡遵、毌丘俭

简介:三人皆为曹魏大将,都曾和诸葛亮打过仗。

26.三狗

成员:何晏、邓飏、丁谧

简介:大将军曹爽手下的此三人被称为“三狗”。何晏与夏侯玄、王弼等倡导玄学,竞事清谈,遂开一时风气,为魏晋玄学的创始者之一。传闻何晏形貌艳丽,典故“何郎傅粉”就是来形容美貌男子。

27.四大棋家

成员:冯翎、山子道、王九真、郭凯

简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张华《博物志》:“冯翊、山子道、王九真、郭凯等善围棋,太祖(曹操)皆与捋能。”后世称为四大棋家。

28.魏国四聪

成员:夏侯玄、诸葛诞、邓飏、田畴

简介:《世说新语》载:是时,当世俊士散骑常侍夏侯玄、尚书诸葛诞、邓飏之徒,共相题表,以玄、畴四人为四聪。

29.司马八达

成员: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司马馗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

简介:司马氏兄弟八人,因其兄弟八人的字皆有“达”,于是并称为“司马八达”。

30.五荀

成员:荀爽、荀淑、荀靖、荀彧、荀顗

简介:荀氏一族为东汉末年中原的名门望族。荀爽和荀靖为荀淑之子,而五人中名气最大的荀彧则是荀淑的孙子,荀顗则为荀彧的第六子。

曹仁

字子孝

生卒168—223(56岁)

终属魏

籍贯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

容貌暂无相关记载

官至大司马假节陈侯谥曰忠侯

曹仁

家族资料

父亲曹炽

子女曹泰曹楷曹范

兄弟姐妹曹纯

相关人物曹操、曹洪、刘备、曹纯、牛金、周瑜、陈矫、夏侯惇、关羽

曾效力过的势力魏

简介

魏大司马。太祖从弟也,少好弓马弋猎。后豪杰并起,仁亦阴结少年,得千馀人,周旋淮、泗之间,遂从太祖为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太祖之破袁术,仁所斩获颇多。从征徐州,仁常督骑,为军前锋。别攻陶谦将吕由,破之,还与大军合彭城,大破谦军。太祖征吕布,仁别攻句阳,拔之,生获布将刘何。太祖平黄巾,迎天子都许,仁数有功,拜广阳太守。太祖器其勇略,不使之郡,以议郎督骑。太祖军还,为张绣所追,仁率厉将士甚奋,太祖壮之,遂破绣。太祖与袁绍久相持於官渡,仁击绍将韩荀,大破之。献计破壶关,封都亭侯。从平荆州,以仁行征南将军,留屯江陵,拒吴将周瑜。瑜将数万众来攻,仁登募得三百人,遣部曲将牛金逆与挑战。金等垂没,仁被甲上马,将其麾下壮士数十骑救之。太祖益壮之,转封安平亭侯。太祖讨马超,以仁行安西将军,督诸将拒潼关,破超渭南。苏伯、田银反,以仁行骁骑将军,都督七军讨银等,破之。复以仁行征南将军,假节,屯樊,镇荆州。关羽攻樊,仁激厉将士,示以必死,羽退走。仁少时不修行检,及长为将,严整奉法令,常置科於左右,案以从事。及曹丕即王位,拜仁车骑将军,都督荆、扬、益州诸军事,进封陈侯,追赐仁父炽谥曰陈穆侯。后召还屯宛。孙权遣将陈邵据襄阳,诏仁讨之。文帝遣使即拜仁大将军。又诏仁移屯临颍,迁大司马,复督诸军据乌江,还屯合肥。黄初四年薨,谥曰忠侯。

鬼神之勇--曹仁

曹仁好弓马骑射,少时不修行检,及至长成为大将,则变得严整,奉法守令。仁从曹操多年,屡立功勋。官渡之战时,曹仁从围高干於壶关。当时曹操下令城陷尽坑敌军,结果连月不下。曹仁向曹操示意「围城必阙」,曹操从其言,城池果然立降。录前后功封都亭侯。自此曹操倚曹仁为南方屏障,封仁征南将军。镇守荆州时,仁曾拒吴将周瑜於南郡,又拒蜀将关羽於樊城,其间又行安西将军西拒马超。文帝时,拜曹仁为车骑将军,都督荆、扬、益诸州军事,进封陈侯。又与徐晃共攻破陈邵,进军襄阳,拜为大将军。后曹仁奉诏移屯临颍,左迁大司马,总督诸军据守乌江,还屯合肥。仁於黄初四年去世,谥曰忠侯,享年五十六岁。

《傅子》有载云:「曹大司马之勇,(孟)贲、(夏)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

陈矫曰:「将军(曹仁)真天人也!」(《三国志魏书九曹仁传》)

在决定曹操集团生死存亡的重要战役-----官渡之战中。袁绍趁曹操主力在官渡于自己对峙时,派遣刘备率军攻略曹操的后方,大批郡县开城投降。而韩荀又于西路试图切断曹操西路的补给线。许都以南的人民都人心惶惶,士气浮动。曹操为之大为头痛。局势若再发展下去,将会是一发不可收拾之势。在这时,又是曹仁提出了正确的见解,他提出南方各县投降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刘备军的强大才背叛求生,刘备刚开始统率袁绍的部队,不能得心应手,如果发动攻击,可以击败。曹操遂令曹仁率少量骑兵攻击刘备,曹仁不负所托,大破刘备军,收复所有叛变的郡县。又于鸡洛山大破韩荀军。至此,袁绍就再也不敢分兵骚扰曹军,战场的主动权已逐渐转到曹军手中。曹仁与徐晃等人于此时又频繁出击,烧毁袁军粮车,吃掉袁军散兵,令袁绍军疲于奔命,陷于被动局面。为曹军最终发动乌巢战役,结束官渡之战打下了基础。

在他一生的战役中,可以看出,曹仁统御力极高,可以从他激励士兵的能力看出,战张绣,守江陵,守樊城都能激励士兵,得到士兵的信赖。这种能力,也帮助他成为了守城战的高手。其胆勇更加是无庸置疑,历史中的三国好象还没有多少人能象他那样带着几十人两度冲入几千敌军中抢人。如此攻守俱佳,勇武无敌,可靠,稳健,尽忠尽职的将领,其综合能力,即使在人才济济的曹营中也是数一数二的。也许他的表现不会很突出,不会很抢眼,但毫无疑问的,他是一个实而不华的,可以让人放心的将领。也许,曹仁的能力足以让曹操说“吾有曹仁,何足惧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