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1275
字體:16+-

第一百七十二章 北伐(三十)

事情從鄉下開始做起,是黃文斌和他的同伴在幹訓班裏學到的,因為自古以來,農民起義發生的頻率是最高的,他們就像後世一樣,會在改開中成為排兵兵,用自發的分田到戶掀起改革的浪潮,隻要與切身利利益相關,讓他們看到了希望,這些人也是最維護既得利益的一群人,合作社這個組織,打破的其實是舊宗族勢力。

黃文斌並沒有首先去動大戶人家的田,原因很簡單,他們往往是宗族的當家人,對於家族中的人有著無可比擬的影響力,在百姓們當中也有著相當的威望,要想打破堅冰,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從邊角敲起,合作社的第一批社員就是那些沒有田產的雇戶,他們是農村的最底層,受著官府和大戶的雙重盤剝,占據了村民人數的大多數,將這大數人鼓動起來,在勞動中讓他們得到好處,用共同的利益將他們拴到一起,才能漸漸讓他們擺脫宗族勢力的束縛,接下來就是要打破宗法。

實際上,所謂的“皇權不下鄉”,不光是指宗族壟斷了田賦、稅收和差役,還有更重要的一條,那就是律法,直到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農村和偏遠地區所實行的還是宗族自行製定的一套規矩,族規或者說宗法代替了律法,可以對上到人命官司,下到小偷小摸加以懲罰,這不是什麽潛規則,而是通行於舊社會的明規則,民不舉官不告,說得就是這個,人家直接開個祠堂就把人給辦了,打死都沒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人一個忠於國家甚於家族,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每一個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從小潛移默化,早就形成了固定的三觀。

對此,瓊州用的法子很簡單,拆分,同鄉同族不同樓甚至不同縣,周圍鄰居都是外姓或是外地人,出了事就隻能找官府。

黃文斌沒有這個條件,隻能用上合作社的法子,雖然同姓在一起,可是加入了別的村子,怎麽也不可能抱成一團,一旦有了矛盾,就會來找更高層的人解決,久而久之,規矩就立起來了。

當然了,如今才是開始,合作社是個新事物,又是新掌權的外來人起的頭,而且並沒有觸碰到那些大戶的利益,一開始,這些人自然是抱著觀望的態度在看的,表麵看來,無論是修祠堂還是分田地,都屬於應有之義,以前的官府不也時不時地做一些善事來收取民心,可當合作社當真成立,百姓的積極性日漸高漲,他們才慢慢嚼出味來,這個社是有講究的,並不完全是泥腿子抱團取暖,它不光得到了掌權者的大力支持,甚至已經在編練民團了。

民團並不是什麽新鮮事物,早在南渡以前,金人入寇,廣大的北方地區就自發地組織過許多民間武裝,大多數都是以鄉村為單位結寨自保,說穿了就是拿起刀槍保護自己的利益,這江陵府並非戰亂之地,元人的主力還在鄂州呢,早早地防範起來又是為什麽?

假使不是為了防範元人,那就有說道了,瞧瞧人家的裝束,衣甲俱全、弓弩皆有,除了人數少點,看著已經與正規軍士相去不遠,誰不知道如今仗打完了,江陵府自高帥以下盡皆出降,就連戍兵,一萬新近征發的新附軍也在嶽州就地編遣,整個府內除了三班衙役、幾縣的巡檢,

已經沒有了正規武裝,這個時候,泥腿子得到了上頭的全力支持,防的又會是誰?一時間,無數流言在府內不徑而走,真真假假讓人難以分辨。

“聽聞元人大軍正在回師,足有數十萬人之多。”

“光是鄂州城就集結了七萬之眾呢。”

“宋人要反攻倒算,常德府、澧州等人的大戶人家被一網打盡,家產充沒,家人流放,慘哪!”

“日後這錦繡江南,怕是要泥腿子當道了。”

......

正在沙市監合作社操練民兵自衛隊的黃文斌一聽到州城不穩的消息,馬上就往回趕,不過幾裏路遠,又是官道,腳踏車被他蹬得飛快,往日裏熱鬧的路麵上居然沒什麽行人,當他發覺有些蹊蹺時,已經晚了。

“嗖嗖”的破空之聲在耳邊響起,跑在他前麵一個車位的同伴突然間“啊”得一聲,連人帶車栽倒在路邊,他和另外一個同伴趕緊停下車子,貓著腰將那人拖到樹後。

“怎麽樣?”

“死不了。”一支弩箭插在他的大腿外側,隻留了一個黑黑的箭杆在外頭,少年疼得冷汗直冒,黃文斌二話不說,從腰間解下急救包,取出一卷繃帶緊緊在纏在根部,以防血液流得太快,與此同時,另一名同伴解下了背上的火槍,神情緊張地向外張望。

隻見官道的另一邊,一群人影從田野中跑出來,他們穿著普通的衣衫,手中拿著刀槍和弓矢,呈一個扇麵向這個方向圍過來。

“不下五十人。”

黃文斌將傷口包紮完,同樣解下火槍,朝外頭看了一眼。

“至少有八十人,搞不好過百,能在這裏伏擊咱們,說明是蓄謀以久的,城裏的消息多半是有人私通,否則不會這麽巧。”

“你是說府衙的人也參與了?”

黃文斌麵無表情地點點頭:“一定是的,還是想想怎麽活著回去吧。”

“咱們隻有三把火槍,擋不住他們,這裏離沙市監足有五裏地,或許能衝出去?”

受傷的少年掙紮著說道:“你們跑吧,我來擋住他們。”

黃文斌搖搖頭,不是他不想犧牲隊友,而是身後又出現了敵人的身影,他們的退路被切斷了。

或許是見他們無路可逃,對方停止了發射,意圖很明顯。

捉活的。

......

潭州大營裏忙成了一團,從好幾個方向上傳來了警訊,坐鎮於此的楊行潛臨危不亂,一迭聲地發出指令。

“湘水上的浮橋是重中之重,一定要做到萬無一失,寧鄉方向的援軍派出去沒有,已經過江了?不行,太慢,讓他們加快速度,腳踏車都配給他們了,我隻能給他們一晝夜,明天趕不到,軍事從事。”

“什麽,常德府失去聯係?”

“澧州等地也是,隻怕江陵府才是最危險之處。”

楊行潛的手中握著一個軍二千五百人,是後廂開拔前劉禹特意為他留下的,當聽到寧鄉有敵情的消息時,他毫不猶豫地派出了一個指揮,利用最新送到的改型腳踏車快速渡過了湘水,一百五十裏路,一晝夜的功夫怎麽也能趕得到,除此之外,別的地方都不重要,手頭的兵馬還要保衛潭州這個後勤基地,因為這裏集中了荊湖南路大部分搶割的莊稼,其餘各個州府的糧食也在陸續送上來,從這裏到嶽州是大軍的糧道,他卻隻有二千人可用。

“嶽州高帥那裏還有一萬人的新附軍正在接受整編,不如,請他派兵進駐江陵府,以策萬全?”

楊行潛有些舉旗不定:“事情來得太過蹊蹺,像是專門等著咱們的主力離去,如今誰都不可信,隻能靠咱們自己。”

撫司幕屬們不禁麵麵相覷,參謀這話,不是等於在說嶽州已經靠不住了麽?

......

嶽州城外的城陵磯碼頭,高達麵無表情地看著一艘木帆船靠上棧橋,那是江陵府水軍的一隻巡船,船體細長吃水淺,以保證最大的速度。

“高帥,高帥,他們動手了。”

高達臉上的肌肉微微一陣聳動,來者是他的幕僚,隨新軍和工作組回江陵府進行政權交接的負責人,他自己在潭州大營呆了七八天,然後來到了嶽州親自主持新附軍的改編。

按照劉禹的計劃,這裏的一萬新附軍將編成治安軍,一部分補充到農墾兵團,一部分打散重編,做為各個工作組掌握的武裝,可是沒想到才剛剛開了個頭,事情就有了變化。

“都有哪些人參與?”

“幾個州府的舊吏、當地的大戶、還有蒙古人留下的暗樁子,你的府邸被他們圍住了,好在不曾動手,夫人與幾位郎君當是無恙的。”

“哼。”高達冷笑了一聲:“他們是想以此脅迫老夫就範。”

幕僚擦了擦頭上的汗水,焦急地問道:“咱們怎麽辦?”

“江陵府可還有他們的人?”

“有,不過不在城中,事發時,工作組的黃組長帶人去了沙市監。”

高達一聽,麵上更是不屑:“幾個娃娃,都讓他們忌憚至此,偏要挑不在的時候動手,這樣的人能成事?做夢。”

“可咱們的家人還在府中啊。”

“他們敢動麽,敢動一人,老夫夷了他們九族!”

高達拍拍他的肩膀:“一事不煩二主,你辛苦一趟,趕往潭州,去尋那位楊參謀,告訴他一聲,有高某在,荊湖翻不出天去。”

幕僚被他的語氣驚得一愣,隨即反應過來,高達根本就不相信宋軍會在鄂州城下失敗,眼下這種局麵,正是危機之時,而對於剛剛易幟的新附軍來說,卻是一個天大的好機會,不會再有下一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