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恩仇引

第〇三四章 盲山鹽場初定址(下)

何為“山”者?乃土聚有石而高也。是以,行於山道間,因地勢由低向高使然,蜿蜒、陡峭必居其一。欲求坡小者,必取其蜿蜒舍其途近;欲圖捷徑而避其遠者,必承其陡峭。梅思源八人雖都練了一身武功,技藝非凡,卻皆非登爬好手,是以一路順著山勢,蜿蜒向上而來。

“哎,老幺大哥,可沒走錯?我怎覺先前到過了此處的。”傅愆緊跟在老幺身後,正穿過一片灌木叢。

“嘿嘿,不會有錯的。這盲山便就是這樣了,乍看起來,每個山頭都長得一般高低大小,就像好些個同胞兄弟。灌木荊叢也是一個接著一個,旁人可不敢來這裏。”老幺傻笑著答道。

“是麽。為甚麽別個不敢來,就你便敢來?”傅愆雖已疲乏,但亦有了聊話的興致。

“村裏人上盲山,也就打些柴火甚麽的,山腳便有的是。要來了這深處,哪裏能辨得左右?可不得在這裏兜轉圈哩?我爹媽死得早,十三歲便給東家耕地。那時可小,農事也做的少,得的穀米就不夠填肚子了,時常來這盲山深處找吃食。”老幺講起過去,臉上頗有些滄桑,“我行到哪裏了,便在旁往來向折倒一隻樹枝,這便不至迷路啦。你瞧這,便是我前些天折的小枝。”說完,指著身旁一根往後倒著的樹枝。隻見它折口暗淡,顯然已倒下好些日子了。

“哦,原是這般!嗬嗬。”傅愆聽了,甚覺有趣,想著往後自己在山間行走,也大可用老幺之法辨路,登時一喜,一邊走一邊笑著答道。

“幾位官爺,便在前邊呢。”老幺回過頭,笑著謂眾人道。

“哦,是麽!”梅思源精神一震,快步跟到最前,“我來看看。”

“便是前麵右下那片榆林邊上了,穿過榆林,溶洞便在最邊上。估摸著也就三裏地了。”老幺指著前方右下,跟梅思源解釋道。

這時正值正午,眾人山行已三個時辰有餘。冬日陽光雖不炙烈,曬得久了亦覺渾身粘燥不爽。既聽得鹽礦便在眼前,都覺身輕不少,腳下得力,步伐都大了起來。

“呸!這些樹疙瘩可不討喜!一身樹葉便似鋸子一般咬人!”隻聽梅思源四名親衛中尹成惠在隊尾罵罵咧咧,原是一時不意,竟被榆枝打到,榆葉在他臉上割了好大一條口子。

“成惠,賴我。這,唉。”梅思源四名親衛中翟開聽得尹成惠抱怨,便折回來看,原是自己前行時手推著榆樹枝,放得急了,榆枝彈回去太快,尹成惠未及避開,才被打到臉頰,這時已沁出一道血痕。這時自責道。

“這有甚麽!快行罷,便要道了!”尹成惠似乎也不介懷,開心言道。

眾人穿出榆林,看到一條涓涓細流,而下有一個小潭,清可見底。

“嘿!可好找!”傅愆一直緊隨老幺而行,既走出榆林便衝到了最前,見前有清水細流,忙衝過去掬水喝。“噗”的一聲,傅愆把一口清水吐了幹淨,臉色變換幾番,隨即大笑起來,“哈哈!大人錯不了了!便是這裏了!”原來這水入口鹹澀無比,自是老幺帶眾人來尋的鹽洞了。

梅思源也已趕到,伸手掬水就往口中送,好幾個呼吸始吐出來,良久乃道,“實是大喜啊!”笑意漸盛,不一會兒便笑出聲來了。

眾人才坐下,隻見另一旁樹林裏行出兩人,竟是政司衙門的衙役打扮。這兩人走近一看,其中一大漢臉上有疤,另一人身形矮小,卻是先前去過老幺家裏的何廣根和萬勇。他二人已在人群中看到老幺,斥道,“你怎帶這許多人來這裏作甚!”老幺正要解釋,傅懲先行道出一行人身份,二人聽了一陣驚懼,急忙彎腰行禮。

“你們是州鹽政司的行走麽?”梅思源問道,“此間就你二人?”

何廣根從不曾見如此高官,此刻竟有些緊張,小聲答道,“小的二人是阜州鹽運政司的行走,上頭遣我們在此間守衛,不得叫人來攪了亂。此間除我二人外,還有六人,兩兩分把一個方位。”本以為他已說完,不料他又補充一句,“哦,還有一個州府的職方,來此間已七八日了,每日與我們同食。”

“職方?”梅思源甚喜,問道,“在

那裏?快帶我去見!”

何廣根自是一百個應承,走在前麵帶路,一邊答道,“此刻正值飯時,我們在前麵山坳口造飯。”

九人造飯之地離溶洞不遠,不至半刻便到,見正燒著兩堆火,分別架了一個鐵鍋和一個大飯皿。七人正忙活,見何、萬二人帶了這許多人來,一時迷糊。何廣根向七人喝道,“快來參見郡鹽運政司梅大人!”七人聽了,一驚,忙放下手中物事過來參拜。

“起來罷!”梅思源道,再回頭謂傅懲眾人,“把我們的食包打開,晌午便一起在這吃罷!”行走和職方九人哪裏敢同上官同食,皆要來辭,梅思源自不允。又道,“哪位是職方先生?”

以為四十出頭的黑瘦漢子站出來,跪拜道,“大人,小的謝不銓,是州府遣來繪此間地形的職方。”

梅思源走上前拉他起身,道,“先生何用如此多禮!”待其站定乃道,“此間地形可有繪好?”

謝不銓從背上取下已夾本,道,“大人,小的上午剛繪完最後一片,全在此間了!”

梅思源欣喜不已,接過夾板來看。職方繪圖,常年行走在外,為便宜隨時繪圖及保圖冊不至被雨水打濕,皆隨身備著防水牛皮包及繪圖夾板。梅思源小心打開,慢慢細看,謝不銓便在一旁候著,已解個中不明。

半個時辰過了,飯食皆已備好,梅思源似乎還無意進食。傅懲走來問,“大人,可以用膳了?”

此圖冊乃州府衙門為州鹽運政司專繪,以為此間鹽洞開礦所用,是以此圖雖僅繪阜陽一鎮之地,卻方圓無不具細。梅思源看完,慢慢合上圖冊,盲山左近地形便平鋪於腦海:“鹽礦延綿十幾裏,方圓百裏間僅北部土閣村、東南山埗頭村和西南的荷坳村三塊大空地,但其時皆已聚民成村。細究這山埗頭村,直距礦洞僅三十四五裏,且山勢不陡,行六十裏即至,礦石最好運出;村中前後有河流兩條經過,正是熬鹽必備;又有現成鄉道通鎮、縣,稍一拓寬即可做運鹽之道。實在是建鹽場的不二選之地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