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這裏是不多的純粹綠色的平原。椰子樹的海邊隨著海風而蕩漾,海麵上正在駛來的是敘利亞軍隊的黑海艦隊。因為領土的擴大,敘利亞在未來會變成黑海與地中海的兩麵國土臨海的地區。海軍自然就要分成地中海與黑海兩路。而在這裏,是此刻已經建成的,完全由“秦皇AMP”戰艦組成的艦隊。
相對而言,內陸受到山脈的阻擋,林木就要稀少的多了。在這裏的首府,展示了第一次的東羅馬帝國也即拜占庭帝國與新的敘利亞軍隊的大戰。
阿紮姆.突蘭沙蘇丹的軍隊並沒有深入整個東羅馬帝國也即拜占庭帝國境內的,而是沿著黑海前進。艦隊沿著海岸,騎兵同樣沿著海岸線。事實上僅僅從這裏之後,阿紮姆.突蘭沙的部分軍隊才會折向南邊,並占領地中海的卡拉塔什港口,完成敘利亞的擴大。
至於他的自己的艦隊,則會依舊沿著黑海前進,最終將與拜伯爾斯.奔杜格達裏國王的軍隊一起攻擊君士坦丁堡。他們的協同也會在那兒展開,在這之前他們的協同依靠“華夏帝國”作戰計劃裏指定的日期來進行。事實上整個計劃裏,其他地方不過是拜伯爾斯.奔杜格達裏與阿紮姆.突蘭沙為了金錢而攻擊的東羅馬帝國也即拜占庭帝國的城市。
這些城市對於將來沒有什麽過大的意義,因為在將來英諾森四世教皇率領的“聖殿騎士”在“華夏軍”的幫助下攻克君士坦丁堡後,未來的敘利亞與拜占庭帝國或者說,歐洲教廷的邊界,早已經由“華夏帝國”確定好。說白了此刻不過是兩大宗教勢力的軍隊,在演一出好戲給所有的教徒去看。
恰爾上巴,就是阿紮姆.突蘭沙將為敘利亞擴大的領土的一個新邊界。至於說拜伯爾斯.奔杜格達裏國王,對於領土他倒沒有更多的需求,他隻會得到劫掠來的財富,同時也得到更多來自“華夏帝國”的裝備。最重要的是,在地中海他艦隊的實力,遠比得到了領土與艦隊的敘利亞要強大得多。
現在都已經換裝了火炮“秦皇AMP”級戰艦,其作戰威力已經大大強過趙伏波他們曾經用過的“秦皇AMP”級戰艦。最少那時“秦皇AMP”戰艦裝備的是射程1000米的“飛燕III型弩炮”,而現在的“秦皇AMP”上裝備的是“地獄使者型火炮”。雖然它屬於陸軍火炮的改版,但加長了身管,也讓它的射程有所提高。
隻是發射藥與炮彈都還是黑火藥,無論射程與威力,都無法與“地獄使者II型野炮”相比。畢竟,鈍化火綿發射藥與TNT裝藥的炮彈,已經是非常強大的武器。相對而言,“華夏軍”火器的威力提高,機械加工與製造,才是真正的瓶頸。而這一方麵的大幅度提高,那是在蒸汽機以及電力時代來臨之後才會發生質的飛越。
這些事情,阿紮姆.突蘭沙蘇丹那是完全不懂的,他也根本不在乎。對於科技的發展,一來他的宗教不許,其次“華夏帝國”不許,最後他也懶得操那個心。唯一隻要與“華夏帝國”搞好關係,那些事情是“華夏帝國”的問題,與他實在是沒有多大關係。
此刻在海岸上,相隔大約5000米的距離,是雙方騎兵以及火炮對峙的地方。東羅馬帝國也即拜占庭帝國騎兵,穿著他們能夠搞到手的羽林鎧係統的騎兵甲,長長的騎槍豎立在戰士的手中。在他們的對麵,同樣是這樣的騎兵。他們同樣身上穿著羽林鎧,隻不過手裏的斬將刀豎在身體的一側,馬鞍上則固定著6枝短銃火槍。
與他們不同的是,另外一種騎兵。他們隻有兩支短銃火槍,而戰刀也是插在馬鞍一側的刀鞘裏。手裏拿著的是,是顯得相當長而大的滑輪弓。不用問,它們是“弓騎兵”,這是“幽靈軍”在敘利亞軍隊裏的稱呼。
在數量上,雙方同樣沒有多少區別。對方東羅馬帝國也即拜占庭帝國的重騎兵,加上其他部隊大約有50000人左右的數量。同樣他們也裝備的有滑輪弓,這種弓已經全麵取代了東方的反曲複合弓,也同樣取代了英格蘭人的長弓。畢竟在戰場上,不是偏愛哪一種武器。而是在於哪一種武器裝備可以發揮最大的“綜合打擊力”。
就拿滑輪弓來說,它最大的優勢第一是射程,第二是射速,第三是箭速,第四是準確度。這幾條無論歐洲的長弓還是說東方的複合弓,全都沒有辦法全部達到。但滑輪弓複合的弓臂、長弓的造型與獨特的滑輪係統,使這幾種特性全能能夠得到滿足。這也就是這種武器,無論在民用還是在軍用,都有著巨大的潛力可挖。
相對來說,如果僅以地麵上的這些軍隊來論的話,那麽阿紮姆.突蘭沙蘇丹的騎兵除過短銃火槍之外,似乎並沒有多少優勢。然而在敘利亞的黑海艦隊保護下的艦隊裏,還有另外的3萬名步兵。他們擁有射程分別為2000米和1500米的“地獄使者野炮”及“輪回臼炮”。而黑海艦隊的這兩種武器的射程,分別為2500米與2000米。
如果加上這一部分兵力,那雙方軍隊的作戰能力相差的就大了。因為火槍與火炮的威力,和騎兵衝擊的威力,其在作戰的效能上,差別會非常巨大。而且今天的作戰,敘利亞軍隊並沒有打算消耗多少兵力。如果可能的話,相信海軍的齊射之後,騎兵的衝鋒,解決麵前的敵人應該不會礦難。
而且在攻下這裏及附近之後,阿紮姆.突蘭沙蘇丹的另外的一支兵力,會從東羅馬帝國也即拜占庭帝國的,靠近這裏的山脈內側挺進。並與海岸上的騎兵相互響應,以占領整個地區。至於阿紮姆.突蘭沙蘇丹自己,當然會率領著艦隊與步兵,去攻打君士坦丁堡以完成“阿拉丁——阿卡德大帝”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