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清

第240章 騰飛(二)

而港口建設,也是在同步進行,盛宣懷對台灣和朝鮮現有港口進行擴建,其中,重點建設的港口有西港、基隆、彰化、仁川、元山等五個港口,這些港口原本就是天然良港,經過進一步擴建,並引進西方港口技術,迅速成為台灣和朝鮮對外貿易的大門,台灣和朝鮮的煤炭、鋼鐵、黃金、黃銅、玉石、木材通過這些港口銷往世界各地,包括中國大陸。

能源、鋼鐵、交通運輸形成體係後,製造業開始迅猛發展。盛宣懷引進了德國生產的軋機,軋機是製造業的母機,鋼鐵需要通過軋機鍛造成各種各樣的模具和設備。1896年,第一台軋機在台北落戶,隨著軋機的開工,各種製造業如雨後春筍,在台朝兩地興起,到1897年年初,台朝兩地生產出了自己的鐵軌、電纜、電機、紡織機械等一係列工業品。

隨後的三年中,周憲章有了自己的第一座兵工廠——台北兵工廠,台灣造的步槍、大炮、重機槍開始列裝台灣和朝鮮的章軍。位於西港的造船廠,可以生產小型商船和炮艦,雖然還不能建造大型巡洋艦,但可以為大型巡洋艦提供維修服務。章軍海軍可以獨立自主地維護自己的戰艦。

與此同時,兩地擁有了自己的發電廠。兩地的主要城市,台北、台南、彰化、台中、基隆、漢城、平壤、仁川、安州、義州、元山等地,進入了電燈時代。此外,台灣建成了四座紡織廠,台灣製造的布料、麵紗,占領了日本市場。

在發展工礦實業的同時,盛宣懷依仗自己的大清國郵政大臣的身份,在台灣和朝鮮大力發展郵政事業。

開辦郵政通訊,是大清國朝廷的既定國策,甲午戰爭中,大清國吃夠了通訊不暢的苦頭。原先,李鴻章、張之洞等人早就意識到,通訊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早就向朝廷上奏興建電報係統,然而,卻遭到了來自朝廷和民間的雙重抵製,朝廷守舊派認為電報是西洋淫技,民間百姓則認為電線打擾了祖宗的亡靈,好不容易架起的電纜線,很快就被老百姓割得七零八落。所以,直到戰爭爆發,大清國也沒有一條電報線,以至於,前線瞬息萬變的戰況,要等上好幾天才能傳到朝廷,朝廷的決策大大滯後於戰爭。

如今,大清國朝廷痛定思痛,終於決定撥出巨款,任命盛宣懷為郵政大臣,興建郵政電報。

盛宣懷手裏拿著大清國朝廷的郵政經費,卻是首先用在了台灣和朝鮮兩地。大清國人人都知道,台灣和朝鮮表麵上是大清國的領土,其實是周憲章的領地,朝廷出錢給周憲章開辦郵電,完全就是給別人做嫁衣裳。可盛宣懷故意裝糊塗,對外宣稱,台朝兩地都是大清國的,在哪裏開辦郵電,其實都是為大清國當差。結果,盛宣懷把朝廷給他的郵電經費,一大半都用在了台朝兩地,結果是,台朝兩地的電報線總長,比偌大的大清國竟然多出三倍來。朝廷明明吃了個啞巴虧,卻也隻得幹瞪眼。

到了戊戌年,台灣與日本、上海、福建、北京、山東、漢城、平壤直接建立起了電報聯絡,台灣內部主要城市之間,也實現了電報通訊。通訊條件的改善,極大地鞏固了周憲章對台灣和朝鮮的掌控。

迅猛的工業化進程,不僅為兩地的城市居民帶來巨大的實惠,也為兩地農民帶來了巨大的利潤,周憲章也跟著西洋列強,學會了用堅船利炮打開通商之路。兩地的農產品和海產品,在章軍炮艦的護送下,向日本、大清國、東南亞諸島大量外銷,台灣的商船甚至度進入了印度洋,把台灣和朝鮮的農產品運到了印度。在大炮巨艦的威脅下,馬來亞、菲律賓、安南、印度尼西亞諸國不得不向台灣敞開國內市場。這些國家都是西洋列強的殖民地,然而,西洋列強無法與亞洲第一大艦隊相抗衡,隻得承認章軍的存在!

短短三年時間,台灣和朝鮮民眾的生活水平,超過了甲午戰爭之前的日本。更是遠遠高於大清國。

日本對於台朝兩地的經濟騰飛,又是羨慕,又是嫉妒,又是憂慮,可又不得不欣慰。因為,當台朝兩地的工業產品和農產品向東南亞諸國傾銷的時候,日本也分到了一杯羹,周憲章把日本當成了自己的屬國,日本的產品,也可以在章軍艦船的護送下,進入東南亞市場,而在戰爭之前,這是日本人夢想卻做不到的事。

百姓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台灣和朝鮮民眾更加擁戴周憲章,就連日本民眾,也開始依賴周憲章。表現得最為明顯的,就是琉球。章軍在琉球的四十一處基地,一萬多章軍官兵要吃要喝,為琉球百姓提供了巨大的商業機會。而章軍軍艦也為琉球商船提供護航服務,甚至,為拓展市場,不惜與西洋艦船對峙,對峙的結果,往往是西洋艦船不得不做出退讓——這個世界是強者的世界!這讓一向敬畏強者的日本人,對章軍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們甘願做章軍的順民。

經濟與軍事是相輔相成的,經濟發展,為台灣和朝鮮帶來了巨大的利潤,而這些利潤,又可以轉化成軍事成果,周憲章得以用賺來的銀錢,購買軍艦、大炮和重機槍,提升章軍的作戰能力。同時,軍事力量的強大,又為周憲章在國際貿易中提供了強大的話語權。

台朝兩地的強大,迫使西洋列強不得不承認章軍的存在。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等西洋列強,不顧大清國朝廷的反對,在台北設立了領事館。當然,為了給大清國一個麵子,沒有設公使館。不過,這些國家駐台北的領事,其實和公使的級別權限完全一樣,都具有與周憲章交涉並簽署協議的全權。道理很簡單,洋鬼子都很實際,他們知道,與大清國朝廷達成的任何有關台灣和朝鮮的協議,不論是軍事的還是商業的,都是一紙空文。

隨著台灣經濟的迅猛發展,章軍弟兄們的日子也好過多了。想當初,章軍弟兄們在平壤的時候,為了賺點軍費,弟兄們開辦服務業,為平壤百姓搓腳按背。不僅有辱斯文,而且也是不務正業。如今的章軍,軍費充足,官兵們拿著足額的銀餉,再也不用為銀子發愁,可以專心訓練,夥食開的也不錯,每天還能吃上海鮮,而且,再也不用受朝廷的鳥氣,大家認定,跟著大哥來台灣算是來對了。不少官兵和台灣當地人結了親,娶妻生子,小日子過的紅紅火火,羅鳴芳甚至娶了一個日本太太,整天在家裏伊利哇啦的,說些大家聽不明白的話,可態度極為恭順,比大清國的女人溫柔多了。

姚喜把丹采娶回家,家裏至少有半年不太平。母老虎翠花時常在家裏發威,神槍手丹采卻不是吃素的,根本就不吃翠花那一套,惹急了,拔出槍來,一槍打掉翠花頭上的銀釵,然後吹吹槍口,揚長而去,翠花被丹采教訓了幾次,再也不敢在丹采麵前撒潑,一肚子氣往姚喜身上撒,經常打得姚喜鼻青臉腫,然後把姚喜趕出家門。哪裏想到,姚喜現在是有二房的人了,大房不要,二房正好接著。姚喜跑到丹采那裏,十天半個月不進翠花的門,到了後來,翠花隻得認清形勢,低眉順眼,跑去給姚喜賠禮道歉。那姚喜也是個賤骨頭,隻要一見到翠花,骨頭就酥軟了,原先挨打的事,全都忘在腦後,屁顛顛跟著翠花回去,結果,免不了又挨上一頓毒打。

最後,把丹采惹急了,當翠花再次把姚喜趕出門的時候,丹采吧姚喜鎖在自己房裏,逼著翠花賭咒發誓,再也不實行家庭暴力,否則,她就用槍逼著姚喜寫休書!

翠花終於敗下陣來,從此,再也不敢在家裏撒潑,一家人倒也相處融洽。

周憲章的日子過的倒也愜意。家裏四個女人相安無事,大房趙巧兒紅旗不倒,那是周憲章的原配,朝廷敕封的一品誥命,這個地位不可動搖,隻要紅旗不倒,彩旗再怎麽飄,那也是中規中矩,不像姚喜家裏,大房不像大房,二房不像二房,不出事才怪。

四個女人倒是搶著生孩子。梅裏溪先給他生了個丫頭,先聲奪人。趙巧兒也不示弱,緊接著給他生了個胖小子,進一步鞏固了大房的地位。一年後,金姝生了一對雙,兩個兒子,後來居上。隻有柳英淑不太爭氣,到了第三年才懷上,生下來是個丫頭,原以為至少能和梅裏喜平起平坐,哪裏想到,梅裏溪緊跟著就生了個兒子。把個柳英淑氣的說不出話來。柳英淑原本是二房,可在生孩子這件事上,排到了老四。

當然了,生孩子的事,那是緣分,四個女人比來比去,也都是小事。總體說來,四位夫人相處融洽,周憲章的家庭生活,豐富多彩,卻也是波瀾不驚。